Home

 

 

涂国强师父练拳心得

 

我会永恒的怀念著黄性贤老师。那卅八年的师徒之情,是非常浓厚难忘的。

 

回忆我廿八岁那年,患上了严重的鼻疾。经数名中西医师诊治后皆无效。后经台湾名医潘仁愚的介绍,过访正在联合诊所骨科中医师,黄性贤老师。

 

当第一次踏入诊所时,望见壁上挂着一锦旗,上书台湾太极总冠军字样。我从十三岁那年开始,就跟先父学习散手。心想,太极拳软绵绵的,能用吗?

 

中国国术皆能用,我向他讨教,一连数次,将我击倒地上。自此,我就开始了我的太极拳学习生涯。不久,鼻疾也神奇的痊愈了。

 

由于同门经常逼我过招,为了不伤和气,大约一年后,我就离开了太极学会。过后,我就转学合气道去了。

 

时光易逝,转眼四十一年过去了,不觉中已届古稀之年。心中有个愿望,希望在有生之年,把自己操练太极拳的经厉,述之以笔,与同道友好共勉之。

 

虽然离开了太极学会,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我与老师,师徒之情,并不因此而淡漠下来。我们仍然时时见面,并给我喂招。黄老师曾说:国强,老天就算加多三百岁,我也学不完太极拳。我断续地跟他老人家,有卅八多个年头。在他耳提面喻地指点下,学不到他老人家一成功夫。我知道,自己悟性不高,难以达其高深境界。再加上生活的重担,更困扰了我的情绪。

 

初练太极拳,就向老师问及:太极拳松柔无力,是否须掺入拍击沙包等功夫,方能於技击中取胜?老师答谓:太极拳是由盘架深其功力,多盘多得。专练太极拳,不要务及其他拳术。今天,我已深切明了其中奥妙,无奈老师已归道山。

 

真正领悟其练法,是于廿年前的一个晚上。那也是我离开太极学会,廿年后的一个晚上。当时,在农场寂静的夜里,孩子们都入了梦乡。脑海里,浮现了老师的教诲:要上虚下实,上清下浊,气要沉,才能发人。我反复操练提手上势,舌顶上颚,眼睑自然松垂。突然间,下齿槽有虫蚁向面颊蠕动之感,我迅速把握这操演过程。第二天手上也有相同感觉。老师说:那是你有虚态,才能感到这蠕动。不久又说:那是缘分。现在,你才进入太极拳之门。从此,我更珍惜太极拳。因为,自己已经若窥门径。

 

人若无恒,岂能作巫医乎!要学太极拳,必要俱备恒心。几十个式子的太极拳,对青年男女来说,是枯燥无味的。我也曾数度停顿,尚幸时日不久。待到身体日益健康,心脏病,鼻窦炎,腰石,疝症与晕眩等毛病,皆消失无踪,更使我对这种拳术,契而不舍。

 

太极拳是健身的运动,也是延年益寿之宝。它不但具有高深的气功,更具备神妙的技击,步步由浅至深的摸索,要练到内外皆有相当火候,才进一步学推手。散打则非名师喂招,不能明其理和手法。要本身俱听劲的灵敏的皮肤感觉,方能踏上懂劲的法门。阶及神明,又是另一天地。

 

太极拳古时有棉掌之称。由字眼看来,皆有轻柔之意。行拳时,不可努力而为,更须有轻灵意。要练好太极拳,就要遵循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,《十三势歌》。要学好推手,就须明了《推手歌》,武襄禹《十三势行功要解》,《太极拳论要解》。杨澄甫《太极拳十说》:要恒心苦练,更不可缺少悟性。名师指导,最为重要。否则,误入旁门而不自知。

 

歌诀说:极柔软,然后极坚刚;呼吸畅,然后能灵活。要慢练,方能呼吸自然。说到灵活,就如猫迈步。由上述这些句子,绝不可练到横劲十足;推手更不可有拉扯的强力

动作。

 

太极拳盘架子,是知道自己的功夫;推手,是知道别人的功夫。架子的正误,也须名师口授,才能明了。首先,我们谈谈几个要点:-

 

,是锻炼寂静的心态。但并非环境的外在的因素,而是自己思维上的安排。太极拳是气功拳种之一,其条件离不开静和松。黄性贤老师曾经说过:太极拳要心静,身也静。静,就能集中精神,分清虚实;更会有许多细腻的体会,循序产生意想不到的发现。这是我掺入松柔带意,不断演练的结果。

 

松:是肌肤的的松懈,关节的轻离。这都是的指引。起初是含糊不清的。必须经久不断在盘架中摸索,才能更上一层楼,并且是无止境的。越松得透就越正确,非刻板的走架,而是另有诀要。难怪先师曾说过,太极拳有小学,中学和大学之分,确实如此。

 

匀:要说的详细,非笔墨所能形容。要松到某一地步,才能知道。这是要以一动无有不动的基本来操练,方能进入此天地。

 

慢:是练太极拳者都要掌握的诀要。呼吸能顺畅,中定能明了,更是必须做到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。但是,也绝不能忽略了意念的重要性。

 

上述要点,在盘架时,都不可缺一。如都能实践,方能符合练习推手的基本要求。

 

太极拳易学难精,其拳架走弧形,圆形。但不松柔,练不出其真正形态。不松柔,内外就达不到其境界。能松柔,关节才起到旋转的作用;对技击和保健,起着莫大的效用。

 

松柔是健康必须的条件,更是踏上推手的途径。推手以松柔为主,非推发为要。黄老师说过:不能走化,岂能发人。就算能发人,乃蛮力,而非弹力。能松柔的盘架,就会气沉丹田。进而懂劲,才能发人。太极拳是体用相辅相成,只练架子,而不知其用法,却是入宝山而空手回。

 

 要掌握招式的圆弧形,没有松柔的肢体,是不能臻其目的。必须以腰胯带动,更要练到柔腰百折如无骨的境界,并有轻灵感,才能窥其力道之强弱和途径。但是,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窥其全豹。黄老师说:天天练就有所发现。

 

我曾向何炳坤老师学习举重,跟韩国李老师学习合气道,更在农场吊了个八十多公斤重的菜埕,朝夕练习;但与黄老师过招时,仍频频摔跌。由此可见,太极拳在名家掌下,是如何的神妙!

 

太极拳是体用双修的拳艺,黄性贤老师经常提及,盘架子要松,方能使血脉畅通,呼吸通顺,进而改变体质。练太极拳的主要目的是延迟老化,延年益寿。而不是在争强好胜,持强凌弱。每位太极拳学者在推手中摸索,是无可厚非的;但必须追求其用意不用力的技巧,方为上乘。

 

学习太极拳者,亦须有:

信心:有信心,才能一生坚定不移的,逐渐由浅至深,并洞悉其奥妙之处;

恒心:有恒心,方能风雨不改,在无间断中,获取进步的果实;

悟心:有悟心,方能达其细腻及高深莫测之境界。

并且,除要虚心的与同道友好相研究,还需诚心的不耻下问。

 

 

本文作者涂国强师父是张显宗师父的师兄。五十年代中,从师黄性贤老师学习郑子太极拳。涂师伯现已届耄耋之年,推手过招时,身手仍然灵活,反应敏捷。他不吝所学,时常指导同门后辈。

 

 

练拳心得 © 2009 涂国强